正在告别的虎爸虎妈
这几天我被这篇题为《告别虎爸虎妈》刷屏了。文章是一个二代亚裔美国人写的,文中述说了他的专制的一代移民父母对他的严格要求和高压训斥。虽然他按父亲的计划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,却并不快乐。 他表达了自己对于长期令他怨恨的童年经历和父亲教育方式的反思。他是反对虎妈蔡美儿的教育理念并表示 “大部分二代亚裔美国人并不与她为伍。相反,研究表明,我们很大程度上正在放弃传统的亚洲教育方式,转而采取西方的现代方法,注重培养开放而温暖的亲子关系。”
他的主要观点大致如此“目标是培养出快乐、自信和善良的孩子——而并非一定要像模范亚裔儿童那样发奋、勤勉而成功。”这些我都是赞同的。
但是看完文章以后,我很有些疑惑,因为我觉得周围像作者父亲这样的亚裔父母真的越来越少了。我周围的朋友对于藤校的普遍观点是这样的:优秀的孩子是不需要父母推的,他们一般都是自推型。而孩子能不能上藤校也绝对不是父母唯一终极的目标。孩子的性格,情商,艺术体育熏陶,以及和父母的关系更为重要。在这个基础上,孩子能上藤校当然好,不上也没有什么。
我因此特意问了我的几个孩子,你们亚裔同学的父母是这样Push的父母吗?
结果老大说有几个同学的确有抱怨父母,老二老三说没有觉得啊,it is such a stereotype。
我其实也是觉得这篇文章述说的情形有些过时,时代在进步,现在这样的亚裔父母越来越少了。这个作者的父母看起来是七十年代移民美国的,而现在,年轻一代的亚裔父母已经越来越和这种专制,高压的教育理念渐行渐远。
关于虎妈蔡美儿,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认真看过她的书,我看了以后觉得很多网上的说法是为了书的营销而故意夸张。我没觉得她是一个Push的妈妈,反而很为她为孩子们做出的牺牲而感动。有几个父母会那么认真的为孩子的钢琴课做那么翔实的记录?至少我是每次只负责把孩子送到钢琴老师那,然后乐得躲在一边做自己的事情。而且看得出她和孩子们的关系很融洽,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。
蔡美儿提到让孩子尝试各种课外活动,explore the full potential也没有什么不对。孩子的成长父母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,也还是要引导,尤其是早期引导,培养好的习惯很重要。让孩子去尝试,虽然不会逼着他非要去做什么。
总体而言,我觉得亚裔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付出的确比其他不少族裔多。至少亚裔父母愿意给孩子付大学学费的非常多,而很多美国孩子因为大学欠下了大笔贷款,工作后也一直受这个拖累,这也一直是美国教育系统里的一个诟病。
两年前我采访了廖冰博士,她的观点是和这个作者一致的,里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,发在这里,希望大家有所获益。
廖冰的EQ教育理念
文/二湘
初见廖冰是在橙县家长会组织的一次廖冰博士讲座。这之前,早已知道她的大名,她在美国各地做了50多场如何建立以情商为基础的亲子关系的家庭教育讲座,她为首牵起的廖冰EQ Parenting 微信群更是如雨后春笋,在美国各地遍地开花。那天是廖冰第三次来尔湾,会议室早已坐得满满,廖冰博士穿着干练精致,时尚的短发和她灿烂的笑容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。尤其喜欢她那条粉色的围巾,给她添了几分亮丽。讲座还没有开始,她主动和几个家长握手寒暄,非常有亲和力。近两个小时的讲座,没有幻灯片,没有handout,廖冰侃侃而谈,有互动,有发问,有欢笑,许多实例又让身为父母的我们思索,非常有趣,有料的讲座,一点也不枯燥,我心里不由得暗叹,北大物理系真是出神人,一个个都这么能侃!
成长经历
而通过这次访谈,我对台上谈笑风生的廖女士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。廖冰是北京人,父母都是16岁从马来西亚回国的归国华侨,少年离家出走,非常叛逆,廖冰从小未见过祖父母。廖冰是个幸运的人,成长道路顺风顺水。因为父母很忙,她从幼儿园开始就住校,很少跟父母在一起,从小学习就很自觉,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她上初中,直接从初二跳到高中,又参加各种数学竞赛,用咱们时下的话说,就是亮锃锃的学霸一枚。
廖冰上北大的时候,刚满17岁,对各方面非常不敏感,以前一直是好学生,而在北大四年却有了很大变化。北大自由独立,特立独行的校风无疑也对她有了潜移默的作用。那种变化实际上是对一种中规中矩,什么都向社会标准看齐的做事方式的一种质疑。本科结束后,申请到休斯顿大学的助研金出国。 她在休斯顿大学学业优秀,虽然一直对物理没有太大兴趣,知道以后不会去做物理,但廖冰还是坚持把物理博士拿了下来,说起这个,廖冰觉得这也是一个对的选择,因为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肯定,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探索未知的方法。
父亲是她生命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人。父亲从她9岁起就带她坚持长跑,这对于她毅力的培养非常重要,她父亲也是一个非常感恩的人,廖冰记得小时候碰到扫大街的环卫工人,他都会主动和他们打招呼,因此,她直到今天也还习惯跟各种清洁工打招呼。 研究表明,坚毅和感恩(Grit and Gratitude)是预测一个人将来是否成功的七种素质中的两个。另外一个对她影响很大的人是她的小学老师马芯兰。在那个不学习的年代,她就看到了廖冰在科学和数学上的天分并鼓励她在这方面发展。
廖冰大概是那种天生就喜欢说话的人,她父亲说起她8岁时搬家,让她从西城到东城坐了一路三轮车,结果一路上她的嘴就没停过,从小当干部,尽管也是对着稿念,但是至少是有机会训练自己的胆子,后来到了高中,为了管住自己爱说话的嘴,她还一度用胶布把自己的嘴封上---这个够绝的了吧!
廖冰的家庭
廖冰的老公喜欢自己创业,普林斯顿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,先后创办了两个光纤技术公司,除了喜欢骑山车等户外运动之外,现在又迷上了飞行。 两个孩子都从东部的私立学校(The Lawrenceville School)毕业。 她的两个孩子差18个月,但是是上同一年级,现在都在RPI(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)念书,老大儿子学机械工程(mechanical engineering), 女儿学建筑(architecture)。最让我震撼的廖冰在两个孩子小的时候,都把他们送回国内念书, 念了三个学期,四年级春季,五年级春季 和七年级秋季。 然后,还在他们八年级的时候送到莫斯科九个月!这样的魄力和勇气,估计没有几个家长能做到吧!
教育理念
廖冰强调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教育家,但是办了两个学校,一个是英华语言学校,一个是英华国际学校,英华国际学校是一个私立学校,强调的是一辈子的学习,培养的是对社会负责的人。在廖冰眼里,教育不是打开脑袋往里面放东西,还是从里面拿出来。把一个人的好的素质,好的品德,好的性格发掘出来。她现在美国各地讲以情商为基础的教育, 更多的是强调父母和孩子的关系。强调同理心,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,能够真正的建立良性的亲子关系,这样才可能有交流,父母和孩子没有好的关系,孩子也不会愿意和父母分享他的心情和生活。
这个以情商为主的教育的三要素就是:
1.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有同理心。
2. 孩子有内心的驱动力(self motivation)
3.不求全责备,目标培养的不是完美的孩子,而是完整的孩子。
这三点是一环套一环,相辅相成的。比如说孩子参加竞赛,你不是要求她去拿全国第一,那样反而会抹杀了孩子原有的一点兴趣。最基本的是培养和孩子的良好的关系,要和孩子站在同一条战壕里。站在同一条战壕里,不是说孩子表现好的时候,你们一致,更重要的是孩子表现所谓不好的时候,你能理解他的情绪,接受他的情绪,而不是去指责她,站在对立面。这样才能平和地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。
另外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,廖冰的孩子,学校发下来的表格都需要他们自己添。 孩子做得越多,家长自己越省事,而且孩子还更懂得感恩。她孩子的早饭从很小就都是自己打理。从最简单的cereal和chicken nuggets开始,慢慢开始做更复杂的菜。 廖冰儿子现在能做更复杂的菜,比如说红烧肉,馅饼啊什么的,所以儿子学校里大陆来的学生都特别喜欢他,想来和他从小练就一手好厨艺不无关系。
关于亚裔自杀
廖冰提到12年前开始对情商教育的关注,是因为那时她刚好听到普林斯顿的一个亚裔女生自杀了,她觉得亚裔的精神健康问题不会是越来越少,而会是越来越多,而以情商为基础的亲子关系,会有利于培养高情商孩子,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。因为她母亲家族里一直有这个问题,廖冰对此非常敏感,就和当时新建的Parent Children Education Club 联合,办了一次大会,后来就变成了PCE Club的年会,Conference on Chinese American Parenting Practice,当时还不敢说是mental health,一直坚持了12年。 她觉得做父母是非常难的一个职业,但是却从来没有任何培训,Conference on Chinese Parenting Practice正是本着这样一个给父母做培训的思路开始的。
廖冰的女儿后来才跟她提到,她11岁就有过自杀的念头。她是个早熟的孩子,看了很多书,看到人性丑陋的一面,觉得非常无助。 她说比尔盖茨 救了那么多孩子的生命,可是这些孩子长大了,还是要面临饥饿,面临失业,面临战争,她觉得活着有什么意义呢?其实在美国这个人文环境比较强的环境,孩子会想得这么深,是非常常见的,也是需要肯定的。这其实正是(生存抑郁症
)Existential Depression的一种表现,而这种生存抑郁症通常影响的是那些非常有天分和聪明的孩子。 这些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年轻人会去想这些一般人不想的问题,会抑郁,甚至自杀。所幸她女儿没有别的麻烦,没有父母给她压力,只是单纯的去思考这个问题,所以安然度过了这个阶段。
女儿那时候也没有觉得要和父母沟通这个问题,觉得说了也没什么用。她只是觉得她和父母有不同的选择,她并不觉得要去说服别人或者是被说服。其实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,她一直在想这个问题。 她女儿上高中的时候,她和她的一个朋友又说起人活着有什么意义的问题,这个朋友就报告了学校。学校的辅导员(counselor)就把这件事跟家长汇报了。辅导员和廖冰谈起很多孩子自杀的原因很肤浅,无非是男朋友不要她了,或者学习不好,但是她女儿情况不一样。
她女儿跟廖冰谈起这个事,说自己并没有想自杀,只是有疑惑,无论如何,这个自杀的情绪还是有的,所以廖冰在和她聊的时候,说“人为什么有两个眼睛,一个看丑陋的东西,一个看美好的东西,两个一起看才能平衡,这样才能活下去。 你现在就是一个眼睛发育得比较快,一个还没跟上,你现在需要的就是给自己一些时间”。廖冰当时的确也是这么想的,因为她觉得大人有时候也是这样,全看完了这个世界,就是觉得不值得活下去。廖冰用很轻松的口气跟她谈这个问题。所以女儿也没觉得妈妈有什么大惊小怪。其实孩子会去思考这些终极问题也不是什么坏事,最重要的是别进去就出不来了。
说到自杀这个问题,还是要从小孩的整个心理健康来看待,孩子的心理健康跟学习好不好不是一致的,学习好的不见得心理健康,当然也有很多心理不健康的孩子,学习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。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,也是EQ Parenting的目标之一。
关于和孩子的关系
廖冰觉得家长和孩子不见得是要做朋友,她觉得做朋友没有太多的意义。孩子已经有很多朋友了,她觉得更合适的是做孩子的教练。尤其是做孩子情绪和情感的教练。 学会怎么处理 挫折和失败,怎么承受社会各种状况和压力。但是她并不认可家长要通过给孩子施压,来锻炼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。她觉得还是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,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免疫力,这样将来遇到困难,健康的自己就会培养出相应的免疫力。她的孩子从来没有参加过补习课,她也尽量不给孩子压力。老大数学非常出色,但是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竞赛。参加竞赛对申请大学有帮助吗?如果成绩特别出色,答案几乎是肯定的。但是廖冰觉得家长不只是应该看到大学申请,而是应该看得更远,她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,选择不给孩子加压,让他有一个更放松的生活、更健康的心态和更纯粹的兴趣。
廖冰非常欣慰的是两个孩子和她的关系非常不错。孩子们愿意和她一起去度假。经常主动给她打电话。廖冰提到她回中国开暑期班,孩子几乎每年都跟着她。女儿和她交流更多一些,她生活里发生的许多话题都会跟女儿交流。而女儿也愿意把她们那一代人的想法和她分享。廖冰儿子比较内向,但是也愿意和母亲讲他的感情问题。他上一次和女朋友分手,就主动跟廖冰提起,而廖冰更是推荐他去看那本《男人来自火星,女人来自金星》。廖冰也坦言和儿女的关系也是有上有下,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好,因为孩子也是在成长。她觉得其实更多的时候是耐心等待和引导。11年级的时候,儿子和她话不多,后来她和儿子商量可不可以每天交谈5分钟。这样过了两天,儿子觉得没什么意义,建议取消,廖冰也不坚持,就尊重孩子的意愿。还是那句话,永远和孩子站在同一条战壕。不惹孩子烦。
关于培养孩子的方式
廖冰的女儿小,跳了一级,和哥哥同级, 她记得女儿那时已经能看哈利波特(harry porter)了,儿子还在看好奇的左治(Curious George)。廖冰心里也很急,她把书店里的书摆在地上,让儿子挑,儿子非常痛苦的说,“妈妈,我不想读书。”那一下,廖冰意识到了something is not right:我怎么能比他还想让他读书呢? 所以她觉得应该换一种环境,换一种方式让他们去学习。
这是她把孩子送回中国的初衷。她和她老公在这方面观点一致,他们觉得有些孩子需要的不是往前学,往深里学。而是丰富自己的经历。不是往深度发掘,而是往广度扩展。那时候,女儿刚刚8岁半,儿子也不过10岁,他们在美国学校都是不需要太努力就可以拿好成绩。廖冰觉得这并不是好事,所以孩子们刚到中国,刚开始都是班上最后一名,但是他们都不放弃,不断的努力,她觉得培养这样的精神才是难能可贵的,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坚毅的品格。
她觉得送回国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,因为父母都不在身边,遇到什么事都得自己想办法。 而且和孩子每周打电话,反而交流更多。 女儿后来提到自己心里有一块软的地方,楞让它变硬了。听到这句,廖冰还是颇有些心酸,但是更欣慰的是孩子性格里坚强的那一面,是从这些独自海外生活的经历中慢慢长成的。廖冰那时跟孩子说,不论有任何艰难困苦,都会熬过去的。女儿第二年去中国总结出一个规律,就是只要你努力,就会有成功。廖冰觉得现在的孩子缺乏的是一个成长的心态(growth mindset)。 现在在美国,随便滥用表扬,动不动就夸孩子聪明。孩子形成了固定的心态(fixed mindset)。非常缺乏这个努力的动力。 廖冰的儿子数学非常出色,但是她觉得并不是好事,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如果一个人不努力,是没有办法发掘他的潜力的。廖冰笑说孩子现在跟她很亲,就是因为他们小的时候,没有听到她在他们面前唠叨。然后在孩子眼里,父母都是成功人士,孩子都很佩服他们。确实孩子不在身边,他们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业。廖冰提起现在有些家长提到孩子听到父母的声音都烦了,这样恶劣的关系实在令人遗憾。
关于内向
廖冰孩子中文非常好,儿子性格偏内向,廖冰觉得孩子们内向不一定要纠正成外向。内向型也有它的优点,比如在中国和俄国,大家都更认同踏踏实实做事的人。话不多,但是字字珠玑。认识内向的孩子要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。廖冰提到他儿子的老师说起孩子上课不太发言,她跟孩子也提到这个问题,孩子说了一句“我知道了,我自己会处理。”廖冰以后再未提过这个问题。因为她以前和孩子有过约定。有的时候大人的话也不知道孩子是理解了,还是不理解。 如果是理解了,就不再重复,因为理解了,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。想一想,有些家长平时总是说来说去那几个道理,孩子听腻了,也不敢回嘴。这样先有个约定是不是更有效呢?
关于拖延症
许多孩子有拖延症,作业总是最后一分钟交, 又比如许多孩子总是很晚睡。廖冰提出来这几条对策:
1. 一定要孩子自己有动力去克服。
2. 理解孩子,有些孩子就是慢。总有孩子是慢的那一个。
3. 关键就是把责任加在他自己身上。 到底谁该负责,是孩子自己该负责任,而不是家长。家长把所有的信息,权衡利弊给了孩子,就不再说了。
4. 让孩子吃一次亏,敢于让他摔跤。
5. 全盘让孩子负责,所有的作息都是他们自己规定,几点睡,几点起。 家长不必去规定他们的作息。
遇到孩子拖拉,廖冰也不生气,她极少跟丈夫和孩子发火,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激怒她。这可不简单,廖冰说就这也是情绪控制的一部分,情商的一部分,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,只是你愿不愿意做。
廖冰特别强调,每个孩子,每个家庭都不一样,家长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、和世界观也都不一样,因此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样,适合她的孩子的不一定也适合别的孩子。但是,EQ Parenting所强调的建立现代亲子关系,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,的确是所有家庭所期望的。这包括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不发火,做孩子的情感教练,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,而大部分事情都得让孩子自己负责任,培养他们的内在驱动力,同时做家长的没有必要对孩子要求完美,让他们走自己的路,尽管可能不是家长希望的捷径,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翁。
【廖冰简介】廖冰博士简历:北京大学物理学士,休斯顿大学物理博士,Rutgers大学工商管理硕士;美银美林大数据分析和模拟高级研究员,曾担任The Lawrenceville School 私立高中数学教师。创建英华语言学校、英华国际学校等;担任新泽西州父母子女教育俱乐部总顾问,并作过亲子关系等各种主题的讲座、家教论坛和交谈会七十余场。
点击阅读更多二湘文章
二湘作品目录
玉观音系列小说:狂流 摩羯座的爱情 绿色之恋 重返2046 一步之遥 白的粉 距离 我的名字叫玉溪 我的名字叫玉泉
残月系列小说:夏至的梅里雪山 阿飞的故事 彩虹之上的火车 珍珠
《狂流》: 朝圣的路 创作谈 原型 诺澄书评 木蓝书评 学者书评 广州日报访谈
书评:格非 刘慈欣 李翊云 冯唐 安妮宝贝 苏炜 刀尔登 严勇 诺澄 飞鸟集 李录 芳华
影评:爱乐之城 神奇女侠 七月与安生 长城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无问西东 太阳照常升起
散文: 北大的嘘声 管维新 当兵记 印度舞 猜火车 纽约记 秋天 新东方 聆听王菲 韩寒代笔 夏天 真实生活 31楼 爬山 大裂 李健完美坚持 抽烟 城里的月光 我的故乡 元宵节 白眼 尔湾游民危机 二湘2017创作总结 洛杉矶天文台 华夏文摘老作者 失恋指南 告别德州 青年作家奖 朱令铊中毒 不是读书人